中國板材市場發展現狀怎么樣?
發布時間:2024-09-07
深度分銷走到盡頭,給生產型企業帶來了嚴峻的挑戰,產銷矛盾加劇了廠商矛盾,低端板材對市場看不見,看不到,看不懂。而經銷商與廠方之間,礙于自己原有的即得利益,倒逼工廠無法進行改革,改革意味著第一個去吃螃蟹。在消費者這一邊,消費者被各種各樣的概念影響著,在龐大的市場中,找不到自己真正需要的產品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整體市場都這樣。而這主要取決于工廠的生產方式能不能改變。很多板材生產企業也不能像豐田公司那樣,從備貨式生產方式,轉向訂單式生產方式。換句話說,生產制造系統不能有效的控制存貨,以及存貨偏差,也不能生產出真正消費者需求,符合市場發展規律的產品。在現金流的壓力下,持續地在擴大產能和產量,使得工廠的營銷系統加大了銷售、營銷力度,把過量生產的產品推銷出去,從而,使市場存在大量的不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,這是一個惡性循環。
在這種生產方式下,企業及銷售系統,永遠不可能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,永遠不能成為消費者的代言人。相反,只能是生產系統的強力推銷者,而不是渠道及其終端零售門店的采購者,更不是消費者的采購者。工廠越來越難做,板材的貿易越來越難做,也是基于這個原因,把明明不是消費者真正需求的產品,還要強加地賣給消費者。
板材工廠還面臨第二個問題是供求關系的逆轉,商家倒逼供應鏈。降價促銷的結果,一定是供求關系的逆轉。生產的原則是在效率基礎之上,消費者的原則是效用,即產品帶來的價值。生產企業不能改變生產方式,進而不能依靠性能來提高產品的性價比,結果也是惡性循環,產品效用遞減,供求關系逆轉,消費者主導市場以及主權意識強化。這些都是不需要動腦,稍稍冷靜都能夠想到的問題。
好,那么由此引發的連鎖反應,處在供與求關系中間的經銷商、貿易商乘虛崛起,依靠一手托兩家的有利優勢,站在消費者立場上,倒逼板材生產企業及至整條供應鏈,比如賒款,比如降價,倒逼工廠打價格站,不打就不賣,賣不動。從而擠壓了生產企業的利潤空間。繼續惡化,將把生產企業逼入困境。
所以,在中國板材市場做板材生意,需要先把這些問題想清楚,做工廠,做貿易,都要把這通這一關。
上一篇:如何判斷板材的好壞呢?
下一篇:裝修中哪些板材比較環保?